找到相关内容6880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广元千佛崖菩提瑞像考

    三尊佛像砖雕拓  片三种:  (一)苏常侍作三尊及七佛砖像,砖背造像铭:「印度佛像  大唐苏常侍等共作」。  (二)善业作坐佛三尊像,砖背造像铭:「大唐善业泥压得  真如妙色身。」(图五)  (三)...

    罗世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03170818.html
  • 境相章

    三第二三叶) 如上五义,色法 (根尘) 全具,是为性境。余非色法若 真如等,义不具五,亦性境摄,触类旁通,其详可略。 (性 等三境,本唯依相分立,然义灯四分相望为所缘者亦得名相 ,虽非相分,而是境相。准...

    熊十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05170835.html
  • 略析敦煌文献中所见的念佛法门

    之〈大乘净土赞〉,其落脚点也是法身的中道实相:  ……念则知无念,无念是真如,若了此中意,是名法性珠。……意珠恒名彻,自性本圆明悟理之真趣,念佛即无生。  P.3118之〈归向西方赞〉总结了当时所用的...

    张子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11270845.html
  • 论《心经》与西游故事

    (第廿二回);八戒当和尚  、「持斋把素」,也不外是想「悟真空」 (第廿回)。  悟空也跟其它取经团体的成员同样想要「顿开尘锁」、  「了悟真如」,但他的历程更为艰苦而长远。他在初得「悟  空」之名...

    张静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11370846.html
  • 罗锦堂:佛典中的“观”与“念”(1)

    -------  注15:无生法忍,又称无生忍,即阿鞞跋致,是七地以上菩萨所得的  悟境。所谓无生法者,指远离生灭真如实相之理体,把真智安  住于此理而不动摇,便是无生法忍。  注16:天眼,为佛教界...

    罗锦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12870855.html
  • 圣凯法师:论印顺法师的净土思想

    ,一般的说:对二佛二净土,是同样重视的,如有所抑扬,那即是重智与重信的学风不同。”[35]若从名号来看,“阿閦译为不动,表慈悲不嗔,常住于菩提心;依般若智,证真如理,这是重于发...

    圣凯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15270884.html
  • 石头希迁的禅思想及其教育方法

    ,即是佛是众生;一念若悟,即众生是佛。故  知一切万法,尽在自身中,何不从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  。菩萨戒经云:「我本元自性清净」,识心见性,自成  佛道。(第30条)  由以上所论,作者可以肯定石头...

    林义正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23570922.html
  • 法华三昧之检讨及修学之经过

    事若断,禅定可  获也。所谓观门者,当舍外就内,简色取心。不假别求他法  为境。唯观当念现今剎那,最促最微,且近且要。何必弃兹  妄念,别想真如,当观一念识心,德量无边,体性常住。十  方诸佛,一切众生...

    张圣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540371069.html
  • 论如来藏之空性义

    therefore, they are  eternally lacking in self [However] with the  wisdom of Thusness (chen ju chih真如智). ...

    恒清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542671091.html
  • 明末《物不迁论》的诤辩——异议者澄的佛学思想分析

    无去来」即不应等同《涅盘》的「实性常住」。否  则将误解了「二宗」的思想(注 54 )。  他即以如此的区分,便可《楞严经》的「妙真如性」(注55)和  《圆觉经》里的「圆觉妙心」(注56),皆视如《...,但是在晚明时期,并未有「真伪」的困扰,故对类同性  的经典语句,可放在一起引用或诠释。镇澄即是依此思想模式,将《  法华严》的「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」经文,比作「常住真心」的「一  心」或「真如」(注...

    江灿腾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542971094.html